中医基础学习笔记 HTML5-MP3 085/199|经络(五)

视频卡顿?无法播放?切换线路或者刷新试试~

HTML5-MP3

  • 001/199|《中医基础理论》绪论(一)
  • 002/199|《中医基础理论》绪论(二)
  • 003/199|《中医基础理论》绪论(三)
  • 004/199|《中医基础理论》绪论(四)
  • 005/199|阴阳学说(一)
  • 006/199|阴阳学说(二)
  • 007/199|阴阳学说(三)
  • 008/199|阴阳学说(四)
  • 009/199|阴阳学说(五)
  • 010/199|阴阳学说(六)
  • 011/199|阴阳学说(七)
  • 012/199|阴阳学说(八)
  • 013/199|五行学说(一)
  • 014/199|五行学说(二)
  • 015/199|五行学说(三)
  • 016/199|五行学说(四)
  • 017/199|五行学说(五)
  • 018/199|五行学说(六)
  • 019/199|精气学说(一)
  • 020/199|精气学说(二)
  • 021/199|精气学说(三)
  • 022/199|中医学的主要特点(一)
  • 023/199|中医学的主要特点(二)
  • 024/199|中医学的主要特点(三)
  • 025/199|中医学的主要特点(四)
  • 026/199|藏象学说概论(一)
  • 027/199|藏象学说概论(二)
  • 028/199|藏象之心系统(一)
  • 029/199|藏象之心系统(二)
  • 030/199|藏象之心系统(三)
  • 031/199|藏象之心系统(四)
  • 032/199|藏象之心系统(五)
  • 033/199|藏象之心系统(六)
  • 034/199|藏象之心系统(七)
  • 035/199|藏象之肺系统(一)
  • 036/199|藏象之肺系统(二)
  • 037/199|藏象之肺系统(三)
  • 038/199|藏象之肺系统(四)
  • 039/199|藏象之肺系统(五)
  • 040/199|藏象之脾系统(一)
  • 041/199|藏象之脾系统(二)
  • 042/199|藏象之脾系统(三)
  • 043/199|藏象之脾系统(四)
  • 044/199|藏象之脾系统(五)
  • 045/199|藏象之脾系统(六)
  • 046/199|藏象之肝系统(一)
  • 047/199|藏象之肝系统(二)
  • 048/199|藏象之肝系统(三)
  • 049/199|藏象之肝系统(四)
  • 050/199|藏象之肝系统(五)
  • 051/199|藏象之肝系统(六)
  • 052/199|藏象之肾系统(一)
  • 053/199|藏象之肾系统(二)
  • 054/199|藏象之肾系统(三)
  • 055/199|藏象之肾系统(四)
  • 056/199|藏象之肾系统(五)
  • 057/199|藏象之肾系统(六)
  • 058/199|藏象之肾系统(七)
  • 059/199|藏象之六腑(一)
  • 060/199|藏象之六腑(二)
  • 061/199|藏象之六腑(三)
  • 062/199|藏象之奇恒之腑(一)
  • 063/199|藏象之奇恒之腑(二)
  • 064/199|藏象之脏腑之间的关系(一)
  • 065/199|藏象之脏腑之间的关系(二)
  • 066/199|藏象之脏腑之间的关系(三)
  • 067/199|藏象之五体(一)
  • 068/199|藏象之五体(二)
  • 069/199|藏象之官窍
  • 070/199|中医学的思维方法
  • 071/199|精气血津液(一)
  • 072/199|精气血津液(二)
  • 073/199|精气血津液(三)
  • 074/199|精气血津液(四)
  • 075/199|精气血津液(五)
  • 076/199|精气血津液(六)
  • 077/199|精气血津液(七)
  • 078/199|精气血津液(八)
  • 079/199|精气血津液(九)
  • 080/199|精气血津液(十)
  • 081/199|经络(一)
  • 082/199|经络(二)
  • 083/199|经络(三)
  • 084/199|经络(四)
  • 085/199|经络(五)
  • 086/199|经络(六)
  • 087/199|经络(七)
  • 088/199|经络(八)
  • 089/199|体质学说(一)
  • 090/199|体质学说(二)
  • 091/199|体质学说(三)
  • 092/199|体质学说(四)
  • 093/199|病因(一)
  • 094/199|病因(二)
  • 095/199|病因(三)
  • 096/199|病因(四)
  • 097/199|病因(五)
  • 098/199|病因(六)
  • 099/199|病因(七)
  • 100/199|病因(八)
  • 101/199|病因(九)
  • 102/199|病因(十)
  • 103/199|病因(十一)
  • 104/199|病因(十二)
  • 105/199|发病(一)
  • 106/199|发病(二)
  • 107/199|《中医诊断学》绪论(一)
  • 108/199|《中医诊断学》绪论(二)
  • 109/199|《中医诊断学》绪论(三)
  • 110/199|望诊(一)
  • 111/199|望诊(二)
  • 112/199|望诊(三)
  • 113/199|望诊(四)
  • 114/199|望诊(五)
  • 115/199|望诊(六)
  • 116/199|望诊(七)
  • 117/199|望诊(八)
  • 118/199|望诊(九)
  • 119/199|望诊(十)
  • 120/199|望诊(十一)
  • 121/199|望诊(十二)
  • 122/199|望诊(十三)
  • 123/199|望诊(十四)
  • 124/199|望诊(十五)
  • 125/199|舌诊(一)
  • 126/199|舌诊(二)
  • 127/199|舌诊(三)
  • 128/199|舌诊(四)
  • 129/199|舌诊(五)
  • 130/199|舌诊(六)
  • 131/199|闻诊:声音、语言
  • 132/199|闻诊:呼吸、咳嗽
  • 133/199|闻诊:心音、胃肠异常声音 嗅气味
  • 134/199|问诊:问寒热
  • 135/199|问诊:问汗、问疼痛
  • 136/199|问诊:问饮食口味
  • 137/199|脉诊概述
  • 138/199|正常脉象
  • 139/199|病理脉象:浮脉
  • 140/199|病理脉象:沉、迟、数脉
  • 141/199|病理脉象:虚、实、洪、细脉
  • 142/199|病理脉象:滑、涩、弦、紧脉
  • 143/199|病理脉象:结脉 脉象鉴别 相兼脉
  • 144/199|病理脉象:真脏脉 妇人脉与小儿脉
  • 145/199|按诊的手法与意义&按诊的内容
  • 146/199|病机(一)
  • 147/199|病机(二)
  • 148/199|病机(三)
  • 149/199|病机(四)
  • 150/199|病机(五)
  • 151/199|病机(六)
  • 152/199|病机(七)
  • 153/199|病机(八)
  • 154/199|病机(九)
  • 155/199|病机(十)
  • 156/199|病机(十一)
  • 157/199|八纲辨证概述
  • 158/199|八纲基本证候:表、里证
  • 159/199|八纲基本证候:寒、热证
  • 160/199|八纲基本证候:虚实辨证、阴阳辨证
  • 161/199|八纲证候间的关系(一)
  • 162/199|八纲证候间的关系(二)
  • 163/199|八纲辨证的意义
  • 164/199|病性辨证概述
  • 165/199|辨六淫证候(一)
  • 166/199|辨六淫证候(二)
  • 167/199|辨阴阳虚损证候
  • 168/199|辨气血证候(一)
  • 169/199|辨气血证候(二)
  • 170/199|辨津液证候(一)
  • 171/199|辨津液证候(二)
  • 172/199|辨情志证候
  • 173/199|脏腑辨证概述
  • 174/199|辨心病证候(一)
  • 175/199|辨心病证候(二)
  • 176/199|辨肺病证候(一)
  • 177/199|辨肺病证候(二)
  • 178/199|辨脾病证候
  • 179/199|辨肝病证候(一)
  • 180/199|辨肝病证候(二)
  • 181/199|辨肾病证候
  • 182/199|辨腑病证候(一)
  • 183/199|辨腑病证候(二)
  • 184/199|辨脏腑兼病证候(一)
  • 185/199|辨脏腑兼病证候(二)
  • 186/199|六经辨证概要(一)
  • 187/199|六经辨证概要(二)
  • 188/199|卫气营血辨证概要(一)
  • 189/199|卫气营血辨证概要(二)
  • 190/199|三焦辨证概要
  • 191/199|经络辨证概要
  • 192/199|诊断结合运用(一)
  • 193/199|诊断结合运用(二)
  • 194/199|诊断结合运用(三)
  • 195/199|养生防治康复(一)
  • 196/199|养生防治康复(二)
  • 197/199|养生防治康复(三)
  • 198/199|养生防治康复(四)
  • 199/199|养生防治康复(五)
  • 剧情简介

    王治皓的《中医学基础》学习笔记,包含《中医基础理论》和《中医诊断学》完整内容,预设199期音频,即日起,音频专栏将在“听书网”平台无间断更新,微信公众号“王治皓”会同步更新“音频+文稿+思维导图”完整版本(用微信加载此二维码可获取文稿)。适宜人群: 学习《中医基础理论》、《中医诊断学》、《中医学基础》的中医学、针灸推拿学、中西医临床医学、中药学、中药制药学等专业的学生;相关专业复习备考的考生;中医药文化工作者或爱好者等,欲跨领域辨证学习的志士等。一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但这个大爆炸炸出来的信息,却让我们眼花缭乱,无可适从。我们应该怎么在这么多信息中,择其善者而习之?你可以免费或是付费获得资源,往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却只是暂时解决了“知识焦虑”,购买过来的内容,往往也不是你想要的精品。二媒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分享出学霸笔记,那图画生动形象,那字迹密密麻麻。试问,学霸自己会有空反复看吗?我也曾做过所谓的“学霸笔记”,一样的生动形象,一样的密密麻麻。纵然被贴在了高中母校的宣传栏上,满足的也只是内心的虚荣。而知识,我却没有再去回顾。三到了大学,时间全被拍碎了,一片片零碎的时间,一群群的知识焦虑分子,面对想学的知识,该怎么办?我不反对手写手绘的笔记,但在空闲时间碎片化的时代,挤出大量的时间做手写手绘,未免有些浪费时间,甚至事倍功半。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烂笔头不如什么?符合时代的知识笔记应该是怎样的?面对大量要背的内容,背不进去,怎么办?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被拍碎了的时间?相比于整理“传统学霸笔记”,我想探索一下符合这个时代的笔记:通过听音频形成听觉记忆;通过对照文稿以查漏补缺;通过思维导图来加深记忆。五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:把内容整理成文稿,将文稿录制成音频,从文稿中提炼干货,用干货画思维导图。你会动心吗?认知升级:有些朋友会说,我又不是中医专业,学这个有用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中医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这套专栏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预习复习、考生有效复习,更重要的是: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专栏,让不是为了成为中医,只是想了解中医框架下的健康理念的朋友,也能够有所收获,有所感触。也许你起初并不信中医,或者找不到理据。随着了解的深入,你也许就会放下偏见。再回过头来,就知道哪些是真中医,哪些是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。永远记得,应试教育给我们的实在有限,我们学习不能仅仅为了考试,更要注重这背后认知的提升和思维的转变。希望本套专栏能够帮你在多掌握一点知识的同时,习到中医人的思维模式,从另一个维度获得成长。内容安排:参考资料:1.郑洪新,《中医学基础》教材,978-7-03-019535-7.2.吕志平、董尚朴,《中医基础理论》教材,978-7-03-037430-1.3.李灿东,《中医诊断学》教材+网课,978-7-5132-3400-94.李德新,《中医基础理论》网课+讲稿,978-7-1170-9508-25.朱文峰,《中医诊断学》教学片+讲稿,湖南中医药大学6.潘毅,《中医基础理论》网课,广州中医药大学,超星学术网7.曲宏达、安海燕等,《中医学基础》课,南方医科大学8.其他学术资源(在相应文稿中给出),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版权声明:本专栏注重版权保护意识,笔记文稿内容参考自南方医科大学中基文史教研室授课教师的课件、课堂笔记和超星学术网网课,凡引文献必标注出处。文稿中的附有图片,已知作者的均已标出,但仍有一部分引图并未在付费图库得到相关信息,故将该部分未知作者的图片直接从课件提取,经过Keynote处理后放到了专栏之中,如文稿中所引用的题图或附图侵犯了您的某项权利,纯属无意冒犯,烦请您私信联系告知于我。我会在核实后进行及时处理,如情况属实,我会删除侵权内容并公开致歉。望彼此尊重劳动成果,转载本专栏请注明出处,本人对上述保留最终解释权。专栏内容解释权归本平台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    评论

    评论加载中...